
1984年7月天津大学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3月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4月取得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6年~1999年4月在日本长野工业研究所学习研究。1984年9年~1985年7月在内蒙古机械工业学校任教,1988年8月~1999年11月在内蒙古工业大学稀土研究所工作,任高级工程师。1999年11月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物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理事、内蒙古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2010年11月起到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学院工作。
为本科生讲授“合金钢”、“稀土材料及其应用”等课程,给研究生开设“材料物理化学”学位课。
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和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参加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稀土钢新工艺、新品种关键技术及产业化”,主持完成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点)“Mg-Al-RE合金微弧氧化表面陶瓷层的形成机理与微观结构研究”、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抑制固溶提高导电铝电导率的理论分析和工艺研究”;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以微弧氧化为预处理工艺的镁合金纳米晶镍涂层电沉积”;主持完成中核北方核燃料有限公司技术开发项目“钴调节棒组件锆合金连接螺母微弧氧化技术”并获得技术应用;主持包头铝业公司的技术合作项目“硼化处理提高导电铝导电率”并获得技术应用;主持兵器部52研究所合作项目“耐热镁合金制造技术研究”和“新型挤压镁合金材料设计及其挤压工艺研究”。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其中“氧化钕、氧化镝氟化过程物料与废液分离的机理研究” 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2004科技进步三等奖,“稀土高强耐侯钢、稀土耐磨重轨钢和稀土低合金钢冶金技术”成果获2005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电工铝硼化处理新技术及其应用”成果获内蒙古自治区2008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10余篇被SCI、EI和ISTP检索,代表性论文有“Effect of Rare Earths on Corrosion Resisting Properties of Carbon Manganese Clean Steels”、“The Existing Forms of Rare Earth Element La in Purity Steel”、“Study on Solution and Aging Process of AZ91D Magnesium alloy with cerium”、“Influence of voltage parameters on formation process of MAO ceramic coating on aluminum alloy” 、“微弧氧化工艺对锆合金表面陶瓷层厚度和形貌的影响”等。
2009年被内蒙古党委、政府授予“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